在復工復產加快推進,汽車產業供應鏈逐步暢通,減免車輛購置稅等政策刺激汽車消費利好因素推動下,5月汽車市場快速回暖,汽車產銷呈現明顯恢復性增長。日前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,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2.6萬輛和186.2萬輛,環比分別增長59.7%和57.6%,同比分別下降5.7%和12.6%,降幅比4月分別收窄40.4%和35.0%。
其中,乘用車生產率先走出下降通道,產量同比小幅增長,消費在回升。5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0.1萬輛和162.3萬輛,環比分別增長70.8%和68.2%,產量同比增長5.2%,銷量同比下降1.4%,銷售降幅收窄42%,整體產銷已接近正常水平。
新能源汽車依舊延續高增長態勢。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46.6萬輛和44.7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113.9%和105.2%;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24%,其中乘用車為26.3%。1至5月,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207.1萬輛和200.3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114.2%和111.2%。按照月度變動規律,全年產銷有望超過500萬輛。
對于未來的車市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,隨著一系列保經濟增長政策的出臺,利好效應逐步釋放,正常經濟秩序快速恢復,業內主要公司正在全力搶抓二季度最后1個月的重要窗口期,在穩定二季度產銷形勢的同時,力保全年預期。尤其是進入6月份后,購置稅減半等政策開始發力,預計6月汽車的產銷形勢將繼續好轉。
隨著汽車市場銷售的持續好轉,汽車廠商的生產效率將進一步提速,驅動零部件需求共振,為此汽車相關產業鏈企業將充分受益,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期,或將迎來量價齊升發展機遇。
深耕智能汽車賽道多年的歐菲光,在2015年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,順利成為國內整車廠商的Tier 1供應商,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汽車廠商的供貨商資質,并積極進行國外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。2018年,公司收購富士天津鏡頭工廠,進一步加強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,推動智能汽車業務發展。
歐菲光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,智能汽車業務聚焦智能駕駛、車身電子和智能中控三大類產品線,以光學鏡頭、攝像頭為基礎,延伸至毫米波雷達、激光雷達、抬頭顯示(HUD)等產品,豐富產品矩陣布局。
在車載攝像頭產品上,歐菲光多款產品已量產或即將量產。其中,2M前視三目,8M前視雙目即將量產;3M和8M周視后視攝像頭已量產;1M和2.5M環視攝像頭均已量產;帶加熱功能的2M電子外后視鏡攝像頭已量產;艙內DMS和OMS攝像頭,1M和2M均已量產,5M正在研發;車載ToF產品,具有VGA分辨率的車載ToF模組已實現首發規模量產。
在毫米波雷達方面,歐菲光發布了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(77GHz),并且基于該毫米波雷達重點推出倒車輔助系統(PAS)、艙內活體檢測系統、自動泊車(APA)/代客泊車(AVP)等各類場景的解決方案;中距、長距和4D等毫米波雷達產品也將推出,以滿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和傳感器需求。此外,歐菲光還正在研發純固態激光雷達,內部沒有任何的旋轉結構,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激光雷達的安全性、可靠性等,預計今年將會有小批量的出貨。
歐菲光還推出感知系統解決方案,包括前視8M雙目攝像頭模組,5顆周視后視8M攝像頭,4顆環視3M攝像頭,1顆DMS ToF攝像頭,1顆前向數字式4D毫米波雷達,5顆多模式角環繞雷達,1組純固態激光雷達組合,為實現智能汽車更高階段的自動駕駛提供助力。
歐菲光車載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是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的能力。公司立足于先進傳感器,同時積極拓展硬件、軟件和算法能力,公司可定制開發自動泊車系統,周視系統,行泊一體駕駛域控制器,集成以太網關的車身域控制器,儀表中控,HUD等系統級產品。具有未來走向跨域融合的實現能力。
歐菲光表示,公司積極順應新時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,按照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。目前公司智能汽車領域產品可應用于各能源類型的汽車。公司預計,未來五年智能汽車行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,公司將把智能汽車業務作為重點開拓的業務領域,從研發、市場銷售、生產等全方位加大資源配置,力爭實現到2025年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。
聯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