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性屏幕涉及的薄膜材料種類有哪些?
作者:admin 發布時間:2022-09-07點擊:
如今柔性屏幕成為眾多手機廠商發展新趨勢,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陸續加入到柔性屏的開發和推廣。柔性屏一般是指OLED,和傳統屏幕相比,柔性屏幕有很明顯的優勢。不但體積輕薄,而且功耗較低,對設備的續航能力有所提高。同時由于其可彎曲、柔韌性強等特點,耐用程度也更高。那么,柔性屏幕涉及的薄膜材料種類有哪些呢?下面模切之家帶您一起詳細了解。
1透明聚酰亞胺薄膜(CPI薄膜)
柔性屏雖然可以彎曲,但如果經常彎曲,會導致如同金屬紙張一樣的疲勞問題。如果柔性屏幕多次彎曲,長時間使用,經過反復的壓縮和拉伸應力后,會使屏幕中間產生折痕損壞。此外,電路板和元器件在經過大量彎曲和非彎曲后進行折疊時,還可能會發生損壞或其他事故。現有的玻璃面板無法滿足其高頻率的要求。手機廠家主要是用CPI薄膜來替代現有的玻璃蓋板。CPI本身具有良好的可折疊性,但PI材料不能滿足硬度要求,因此需要在PI膜表面添加涂層以提高硬度。
CPI薄膜全球專利申請量僅占全球PI薄膜專利申請量的9%左右,我國專利申請量僅占2.6%左右。總體而言,CPI薄膜領域的專利技術儲備量偏低。全球范圍內,具備CPI膜技術能力的廠家有Kolon,SKC和住友化學,國內參與CPI薄膜研發的企業也陸續興起。
2聚酯薄膜(BOPET薄膜)
BOPET薄膜是很多柔性顯示屏中多種功能膜的基膜或底膜,其中最常用的手機面板屏幕觸控核心ITO薄膜(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),就是以BOPET薄膜為基材,在膜表面涂布導電材料銦錫氧化物制備,但是ITO的脆性不適用于柔性屏幕的應用。業內提出采用具有七項全能的納米銀線AgNWs來替代ITO做觸控核心導電材料,但是納米銀線難做窄邊框、蝕刻痕明顯,這些問題還需進一步改善。替代ITO的核心導電材料以納米銀導電膜為主,但納米銀導電膜的基材也是以BOPET薄膜為主。
在OLED彎曲過程中,為了防止屏幕的破損和折彎,一般需要在面板的底部粘貼一層保護膜,該保護膜具有較好的剛性,其基礎材料也是BOPET薄膜。
3環烯烴聚合物薄膜(COP薄膜)
由日本瑞翁公司開發生產一種早期應用于醫療的樹脂,因其具備高透明、低雙折射率、低吸水、高剛性、高耐熱、水蒸汽氣密性好等特點,在一些特殊的高透明度和抗紫外線導電膜需求領域,采用COP薄膜替代BOPET作為基材。
4液晶聚合物薄膜(LCP薄膜)
LCP薄膜具備良好的高強度、高剛性、耐高溫、電絕緣性等性能,同時相比PI薄膜具備更好的耐水性,因此是一種比PI膜更優異的薄膜類型。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柔性屏的排線、柔性手機的天線,揚聲器的震膜等。
5PE保護膜
除了防止面板彎折破損的保護膜外,在柔性屏的生產和運輸流轉過程中,需要一次性消耗較大量的PE作為基材的自粘保護膜,用于保護電子屏幕被異物刮花或中間環節污損等。常見的自粘性材料包括 EVA、超低密度聚乙烯、聚烯烴塑性體樹脂。自粘保護膜的特點:加工流程簡單;長時間使用無遺膠現象;材料成本較低;產品品種較少,應用于高檔電子設備。
6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(PDMS薄膜)
PDMS薄膜是一種高分子彈性聚合物薄膜,以聚二甲基硅氧烷為原料經特殊工藝制備。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的特性,賦予了PDMS薄膜一定特異性能:高彈性、低楊氏模量、優異的氣體透過性、化學穩定性、熱穩定性、低溫柔韌性(-60~200℃保持優異性能)、全透明性、生物相容性。目前PDMS薄膜廣泛應用于疤痕貼紙、電子柔性器件、微流控芯片、氣體分離技術、智能能穿戴產品等中高端產品中。